特朗普为何“后悔”了?
先说说特朗普为何突然说出“后悔”这番话。2025年6月27日,他在一次采访中提到,如果当初他早知道总统这个职位是一项“死亡率高达5%的高危职业”,他或许根本不会去竞选。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张,但考虑到他这些年的经历,也不完全没有道理。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,几乎每一件事都充满了轰动效应,毫不低调。
2018年,特朗普就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奥巴马签订的伊朗核协议,公开宣称该协议根本无法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,干脆废除重新谈判。伊朗为此愤怒至极,美国国内也有不少声音批评他此举是徒劳无功,甚至是无端挑衅。
2020年,他更是下令通过无人机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的最高指挥官卡西姆·苏莱曼尼。这个举动在伊朗人眼里,无异于当众扇了他们一巴掌,严重挑衅了整个国家的尊严。苏莱曼尼在伊朗的地位举足轻重,他是民族英雄,去世后德黑兰街头哭声一片,这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。特朗普这一步直接将美伊关系推到冰点,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强敌。
展开剩余78%之后的2024年竞选中,特朗普几乎死里逃生。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集会上,他差点被一颗子弹击中,子弹擦着耳朵飞过,留下了疤痕,估计连他的心理阴影也很难消除。再加上国会暴乱案件的缠身,34项指控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,真的可以说是事事不顺。
到了2025年,回望自己这段充满波折的总统经历,差点丧命,生活跌宕起伏,不难理解他为何会突然说出“后悔”的话。毕竟,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环境下,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某个瞬间感叹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决定。
但是,这话真的是特朗普的真心话,还是仅仅一种场面话呢?毕竟,特朗普一向嘴硬,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,哪怕被按在地上摩擦,他也能硬着头皮说自己赢了。所以,这番“后悔”的话,大概率只是情绪化的发泄,真要让他重新选择一次,他可能也不会放弃权力。毕竟,尝过权力滋味的人,很难轻易放手。而外界也因此纷纷猜测,特朗普此时的“后悔”,背后隐藏着他害怕的东西。
伊朗的宗教追杀令:背后有何深意?
就在特朗普提到“后悔”后的两天,2025年6月29日,伊朗那边传出了震动国际社会的大新闻:伊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·马卡雷姆·斯拉兹发布了一道宗教裁决,把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列为“穆哈里卜”,这意味着他们被判定为“与真主为敌的人”。这一裁决可不容小觑,它实际上号召全球穆斯林对两人实施“断肢极刑”。
什么是“断肢极刑”?简单来说,这是一种极为严苛的死刑,杀人不止,还要按宗教规定加重刑罚。此事一出,国际社会震惊不已,美国更是炸了窝。
这种宗教裁决究竟意味着什么?在伊朗的什叶派体系中,这种命令被称为“法特瓦”,是由宗教领袖依据教义发布的指令,类似古代皇帝下的圣旨。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法特瓦就是1989年,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对作家萨尔曼·鲁西迪下达的追杀令,因为鲁西迪的《撒旦诗篇》被视为亵渎了伊斯兰教。这个追杀令持续了30多年,直到2022年,鲁西迪在纽约被刺伤,几乎丧命。伊朗这次对特朗普的追杀令,性质几乎完全相同,且明确声明为“终生追杀”,没有时间限制,也没有商量余地。
那伊朗为何要这么做?一切还得从特朗普的几步“狠招”说起。首先是他单方面退出了伊朗核协议;接着,他下令暗杀苏莱曼尼;而在2024年竞选时,他还公开宣称知道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藏身之地,这直接把伊朗高层的怒火点燃。
苏莱曼尼的暗杀早已让伊朗誓言要报复,尽管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,但随着特朗普的竞选失败,伊朗觉得时机已到,宗教领袖更是亲自出马,将此事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。德黑兰街头的抗议者们甚至烧掉特朗普的画像,高喊“真主的敌人必须死”,气氛非常紧张。这意味着,伊朗不仅自己不出手,全球的极端分子和激进派也可以公开追杀特朗普。
黎巴嫩的真主党、也门的胡塞武装等伊朗的“代理人”早就摩拳擦掌,谁要是能够成功执行这个任务,不仅能得到伊朗的奖励,还能成为“圣战英雄”。对特朗普而言,这种压力可不是儿戏。
特朗普为何感到害怕?命悬一线
说到特朗普到底害怕什么,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他害怕死亡,谁不怕死呢?但他怕的可不仅仅是死亡,而是那种随时可能被人盯上的恐惧。伊朗这道追杀令一出,特朗普的生活瞬间变得紧张异常。
他的安保措施立即提高到最高级别。海湖庄园不再是度假胜地,而是变成了军事基地,防无人机设备24小时开启,特勤人员持枪待命,甚至连他出去打个高尔夫球都得三辆装甲车护航,天上有直升机监视,地面上有狙击手盯着。行程安排也保密到极点,甚至连他身边的人都不知晓他到底在哪儿。现在的特朗普,日子过得像是躲债的富人一样。
他的商业帝国也遭到了严重影响。儿子埃里克原本要去迪拜谈生意,但中东的合作伙伴直接表示“别来了,太危险”。国内的麻烦也没有停过,国会暴乱案件拖了四年仍未结,34项指控随时可能让他进监狱。曾经支持他的极右翼团体,现在也开始抱怨他“惹了伊朗,却没有办法收拾残局”。
外部局势也很紧张,伊朗的浓缩铀已经足够用于制造核武器,而特朗普曾纵容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,现在回头看,这个决定的代价实在是高得离谱。内忧外患交织,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让局势更加复杂。
更让特朗普焦虑的是,追杀令的执行者可能就是中东那些武装组织。真主党拥有导弹,胡塞武装则有无人机,谁能保证某一天,突然飞来的无人机会让特朗普措手不及?
历史上,美国总统遭刺的例子并不少,林肯、肯尼迪都是例子,特朗普这次恐怕真有点儿坐不住了,晚上睡觉可能都得睁一只眼。
结语:
特朗普的遭遇,归根结底就是权力的代价。当年他风光无限地坐上总统宝座,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,但背后也埋下了深刻的风险。如今,当他面对伊朗的追杀令时,才真正意识到,总统的职位不仅是荣耀,还是把自己的人头别在裤腰带上的风险游戏。
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如此,你踩了别人的脚,迟早要为此付出代价。特朗普曾经认为美国无敌,自己能够横行无忌,现在才意识到,有些账,是无法随便赖账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